公众号描述
不支持的音频/视频格式请试试刷新重播播放00:00/00:00直播00:00进入全屏0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
己亥杂诗(其五)
浩荡离愁白日斜,吟鞭东指即天涯。
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
一、作者简介
龚自珍(1792~1841),字人,浙江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清代思想家、文学家。代表作有《病梅馆记》《己亥杂诗》等。
二、故事背景
《己亥杂诗(其五)》:清宣宗道光十九年(1839)即己亥年,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,英国利用鸦片入侵,朝廷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。龚自珍越位言事,竭力主战,因而忤其长官,赋归来,他辞官南归,后又北上迎取眷属,在往返途中创作了大型组诗《己亥杂诗》。
三、课文翻译
注释
浩荡:这里形容愁绪无边无际的样子。
吟鞭:诗人的马鞭。吟,指吟诗。
天涯:天边,形容很远的地方。
落红:落花。
译文
满怀离愁看着太阳西下,诗人的马鞭向东一指,前面便是海角天涯。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,它化作春泥后滋养更多花儿。
四、问题归纳
1.赏析《己亥杂诗》的后两句。
后两句抒情。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,它怀恋大自然,即使委落尘埃,也要化作春泥,护育新花生长。作者以落红自比,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,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。景中寓情,情中有景,情景交融。
2.《己亥杂诗(其五)》写了诗人的几种感情?
主要写了诗人的两种感情。一是离别之感。诗人因为敢于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、危机和统治集团的专横腐朽,所以受到排挤,仕途受到挫折,不得不离开京城,奔向遥远的南方,心情是愁苦郁闷的。二是诗人并未一蹶不振,相反,他要投身更广阔的天地,进行新的奋斗,表现了其不忘报国、为国家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的精神。
五、课文主题
《己亥杂诗(其五)》: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,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、不甘沉沦和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献身精神。
【同步练习】
1.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( )
A. 悠悠(yōu) 怆然(zhuàng)涕下(tì) 岱宗(dài)
B. 未了(liǎo) 曾云(céng)决眦(zì) 伫立(zhù)
C.箫鼓(xiāo) 衣冠(guān)叩门(kòu) 吟鞭(yín)
D.萋萋(qī) 涉足(shè)忧郁(yōu) 鸡豚(tún)
解析A项,怆应读chuàng
2.给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。
(1)独怆然而涕下( )A.眼泪B.鼻涕、
(2)齐鲁青未了( )A.结束B.不尽
(3)阴阳割昏晓( )A.黑色 B.昏迷C.昏暗
(4)会当凌绝顶( )A.恰逢 B.应该会C.终当,终要
3.下面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(C)
A.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!
B.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
C.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D.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
解析对偶是用字数相等、结构相同、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。
4.按原文内容默写。
(1)《望岳》中表现杜甫勇于攀登、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
(2)《登飞来峰》中含有深刻哲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
(3)《游山西村》中景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
(4)《己亥杂诗(其五)》中表达诗人关心国家命运、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
课内品读(一)阅读下面的诗歌,完成第5~7题。
望 岳[唐]杜甫
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荡胸生曾云,决眦入归鸟。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
5.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( )
A. 全诗紧扣诗题《望岳》,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,意境开阔。
B. 首联以设问提起,表达了诗人看见泰山时的惊喜和仰慕之情。
C. 颈联写了望岳的人和归林的鸟,表现了诗人归隐山林的志趣。
D. 尾联由望岳而生登岳之志,表现了诗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决心。
解析C项,归隐山林的志趣有误
6.在我国文学史上,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,杜甫的《望岳》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。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(B)
A. 诗歌有虚写,有实写,虚实结合,意境高远,气势磅礴。
B. 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,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、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。
C. 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,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,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,可谓形神兼备。
D. 诗歌语言精练传神,如钟割,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。
解析B项,诗歌表达了诗人勇于攀登、俯视万物的雄心和气概。
4、古人写山的诗句很多,根据你的积累,写出两句关于山的诗句。
示例 (1)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(2)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(3)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
(二) 阅读下面的诗歌,完成第8~10题。
登飞来峰[宋]王安石
飞来山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。
5、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包含着怎样的哲理?
站得高,看得远,才能不怕阻挠,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。
9.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(D)
A.不畏显示出诗人的自信,表达了诗人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。
B.浮云指眼前的困难、障碍,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。
C.诗人登高远望,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,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D.这首诗借景说理,语意双关,既抒发了诗人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,又表现出诗人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。
解析这首诗借景抒怀明理,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,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、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,并没有归隐山野的意思。因此,D项理解不准确。
10. 写景与抒怀相结合,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。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。
前两句写出了奇幻、雄伟、生机勃勃的景象,为后两句做了铺垫(蓄势)。后两句抒写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,抒发了自己的广阔胸襟和伟大抱负,是前两句的升华,很自然地表达了本诗的主旨。
课外拓展类文阅读
(一)阅读下面的诗歌,完成第11~12题。
过 湖[宋]俞桂
舟移别岸水纹开,日暖风香正落梅。山色蒙蒙横画轴,白鸥飞处带诗来。
11. 发挥想象,完成《过湖》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。初春时节,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,水面荡起波纹;和风携来花香,梅花悄然飘落。抬头望去,远处群山若隐若现,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;忽有白鸥翩翩飞来,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。
12. 古人云:诗以情为主,景为宾。情哀则景哀,情乐则景乐。诗中所绘之景,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?
表达了诗人愉悦、快乐的感情。
(三) 阅读下面的诗歌,完成第13~14题。
雨 晴[唐]王驾
雨前初见花间蕊,雨后全无叶底花。蜂蝶纷纷过墙去,却疑春色在邻家。
13、这首诗的一、二句描写了哪两种景致?
雨前花蕊初现、雨后花落春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。
14、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,尤其是疑字,用得极妙,请简析该字的表达效果。
疑是怀疑之意,诗人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而产生奇妙的联想:春色真的有脚,跑到邻家去了。疑字极有分寸地表达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惜春之情。
第一次接受赞赏,亲,看着给啊
便民信息
更多推荐阅读